关于科幻著作影视改编 雨果奖得主海漄这么说

liukang202411小时前吃瓜快乐894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见习记者 刘叶 拍摄报导
怎么看待科幻文学著作的影视剧改编?对儿童阅览有什么主张?1月20日上午,新晋雨果奖得主、科幻作家海漄露脸成都科幻馆,举行2024成都个人首场幻迷见面会。现场,他环绕科幻创造、IP改编、儿童教育等互动问题,共享了自己的观点。
海漄
作为继刘慈欣、郝景芳之后的第三位取得雨果奖的我国科幻作家,海漄创造了《时空画师》《血灾》《龙骸》《走蛟》《江之怒》等多部著作,特别拿手创造前史性科幻创造。其间,《时空画师》将我国传统文化、前史、推理与科幻结合,追溯了一幅虚拟的名画创造和“其时”故事。
被问及未来是否会将儿童科幻归入写作方案,海漄表明愿意为孩子们创造一些科幻著作,但不会过度约束自己的创造。他以为,儿童科幻著作并不必定有必要具有科普功用,但在进行科普时需求留意“度”的掌握,如多一些对真善美和科学的宣传。
在海漄看来,通过科幻著作激起孩子对科学的猎奇心和敬畏感更为重要,而不是强制灌注科学原理。“通过科幻小说让孩子对科学发生猎奇、敬畏就足够了,剩余的让孩子自在开展就好了。”
在儿童读物方面,海漄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只要是咱们国家的正规出版物,不要出现过于血腥暴力等内容,那家长能够不必过多干与儿童的阅览,由于孩子具有无限的或许。”
作为一名金融职业从业者,有没有考虑过将专业的金融内容写进科幻小说?海漄直言:“金融职业的许多专业知识并不适合直接写入到科幻小说中,由于二者的贴合度并不是特别高。我对自己在金融职业的作业有十分高的认可度,我对金融的一些见地,也会在小说中有所表现,但我不会为了金融专门去写一部小说。”
海漄
谈及对科幻著作影视改编的等待,海漄也有自己的观点:“咱们应该先把工作做出来,把工作‘做成’远比‘做好’重要。”他也呼吁我们对科幻改编影视著作有必定的容纳度,“不管改编是否成功,都应该给这个职业更多的容错空间,由于一个好的影视著作是要通过产业链不断锻炼的。”至于今后会不会参加自己著作的影视改编,海漄坦言:“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专业性在里面,我尊重影视职业的专业性,我个人以为我不会在中心做太多的干与。”
同影视改编的情绪相同,海漄对动漫改编也持较为敞开的情绪,“关于二次创造者、编剧来说,他们要出现一个完好的著作给我们,是需求有十分多的自主创造空间的,并不是说直接拿这个著作就能够了。电影、动漫跟科幻小说出现的东西,有许多当地彻底不相同,就像《漂泊地球》,开始也仅仅一个2万字的著作。所以,就科幻小说进行改编,会对编剧和整个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雨果奖得主与入围作家:愿“天问”与我国优异科幻著作一起穿越时刻,成为经典

10月19日下午,2023年雨果奖获奖作家海漄与2024年雨果奖入围作家顾适,一起出现在了“天问”华语科幻大赛系列活动现场。在“东方兴起:2024雨果奖入围著作转化与出海研讨会”上,两位优异的青年科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