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谭琪欣 王振雅)“向变革要盈利,向办理要功率”,辽宁沈北新区医疗集团的这场医改正是这句话的缩影。从挂牌树立至今三年时刻,整合了26家区属公立医疗组织的区县级“医疗集团”快速兴起,沈北新区本地居民就诊率提高16%、添补区域医疗技能空白35项、患者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1700元/人,累计减免外请专家费用200余万元……
沈阳市沈北医疗集团外景。受访者供图
沈阳市沈北新区医疗集团长途会诊中心正在跟底层医院进行会诊。受访者供图
“一家人、一本账、一盘棋”,52个医疗单位整组成仅有法人
沈北新区处于沈阳市的北郊,区域内共有区属公立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10家,村卫生室137个,但除区中心医院和区中医院两家公立三级医院之外,其他的底层医疗组织没有一张医保病床。底层一没病床,二没技能,患者要么向上走,要么向外走,究竟怎么改?
本年50岁的辽宁沈阳市沈北新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董新卫在城镇作业了十余年,长期以来,他为城镇卫生院的现状与未来而忧愁,“只能做公共卫生服务,老大众不来治病,也没医疗技能给老大众治病。”而城镇卫生院不兴起,分级治疗便是“无根之木”,医改也难以落地。
国家卫健委的官方数据闪现,2018年87.1%的居民在县域内医疗组织就诊,但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的供应总量依然缺乏,结构不太合理,尤其是部分区域底层医疗服务才能有所弱化,大众期望就近“看得好病”的需求难以得到很好满意。
建造严密型县域医共体被业界视作破题的“要害之举”。医改的支撑需求资金、人才、方针,无一例外,但每个当地医疗资源不同、家底不一样,怎么改需求“自家做决定、拿计划”。
“底层医共体如不能实现‘一本账’‘一条心’,分级治疗就落不下去。”董新成回想,沈北医疗集团的医改计划,历时一月,多方证明、求新务实、数易其稿,而其间最“雷厉风行”的一笔,便是打破办理的藩篱,树立仅有法人负责制。
2021年2月1日,沈北新区树立沈阳市首个城市医疗集团,以中心医院为中心医院,将区域内的26个医疗单位整组成一个法人、一体化运营的集团化医疗组织,财政、绩效、收购、信息化、健康服务等悉数一致办理,区中心医院的院长兼任集团的理事长,也是各医疗单位的仅有法人。
不同医疗组织怎么拧成一股绳?本来的城镇卫生院、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者成为履行者,他们怎么协作作业?要将人事、财政、收购等权利从底层医疗组织的办理者手中回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沈北新区医疗集团的处理思路是,将本来所辖的医疗组织人事任免权,从卫生部门下放到医疗集团理事会,添加底层卫生行政体系服务才能,扩展医疗集团的办理权限。“这是一场沈北新区卫生医疗体系的自我革新,最底子的意图是一致不同医疗组织间的利益,赋予干事者最大的权利空间。”董新卫说。
为了进一步化解底层医疗组织院长们的对立声响,立异鼓励机制也有必要跟上。沈北新区医疗集团要求,以岗位为根底,打破层级的差异,只需干得好,医疗集团、医院内一起给予绩效奖赏,而针对不自动、不履职、不协作,作业任务未完成的科室和个人,将实施问责。
这个在其时被人们点评为“急进”的计划,确是沈北新区一条从实际出发,间隔抱负中的“严密医共体”最近的路。
降治疗费降药费,城镇卫生院病床从“0”新增到“50”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清水台中心卫生院的医师正在为社区内居民进行义诊。受访者供图
一致法人办理的优点有许多。对老大众来说,降药费降治疗费是最杰出的一点。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了解到,收购权利一致后,沈北新区医疗集团实施药品集收集配形式,药品一致办理、一致用药目录、一致收购配送、一致付出货款,以带量收购为中心,药品本钱降下来了:集团区中心医院药占比相对医改前下降了4%,患者住院均次费用同比下降1700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400元。此外,需求外请专家做手术的,3000元以内一概由集团“自己掏”,不必患者出钱,迄今累计减免外请专家费用200余万元。
作为第一批被派究竟层社区卫生院去的主干,沈北新区中心医院骨科主任杨洋亲自参加了当地城镇卫生院“面貌一新”的进程。
初到清水台中心卫生院时,杨洋挑选用“阻滞”二字来总结:全院员工加起来四十余人,医护团队十余人,设有大内科和大外科,但根本没有新收患者,每天的门诊量还没有医院的员工人数多,且80%都是来开药的,被搁置的不只仅是医师,仅有的一台CR(计算机射线照相检测体系)和心电图都落满了灰。
“把治疗事务抓好”是刚刚接下清水台中心卫生院履行院长的新“担子”时,杨洋的首要任务,2022年的9月起,杨洋在区中心医院和清水台中心卫生院之间“两头跑”的日子开端了,他知道,要让“阻滞”展开的卫生院活起来,首要得有患者。
“卫生院的功能定位是要把当地老大众的常见病、多发病看好、管好,踏踏实实当好老大众身边的医师。”调研造访之后,杨洋发现清水台大街主要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老年医学相关的慢病需求量大,意味着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大有可为。其间,中医科得 “下大力气展开起来”,理由也很简单:中医药廉价有用、接地气,老大众简单接受。
便当、廉价、有用,是底层医改寻求的展开方针。要让老大众乐意留在底层治病,就要下降就医担负,卫生院还需求积极争取医保的支撑。“花了半年时刻,2023年头,清水台中心卫生院总算把开设医保床位的资历申请了下来。从0张到50张,住院报销门槛只需求100元,报销的起伏到达80%-90%,远远高于区级、市级医院。”杨洋回想道。
展开的方向确认了,还得“激活”医师。“原先卫生院没患者,发工资都很困难,员工绩效终年都是0,卫生院拿不出钱来,那能怎么办?我直接跟理事长报告,从集团要来了钱和方针,招兵买马,干得好的不只医院给绩效,集团也给绩效。” 有了鼓励后,杨洋发现,“没有一个医师是不乐意给患者治病的。”
“老大众在家门口的卫生院就能把病看好,花的钱还更少了,他们天然乐意来。”成效很快闪现,到了2023年,清水台卫生院的日均门诊量从40人次/天增至约130人次/天。医疗收入也从2022年的156万元增至2023年600余万元。
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才能,让“大病不出沈北”有底气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清水台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大夫正在为患者看诊。受访者供图
将患者留住在底层卫生院之后,该医疗集团还要答复的别的一个要害问题是:大病不出区(县),底气从何而来?
2021年曾经,全区都无法展开介入导管手术。2021年医疗集团挂牌后,作为中心医院,区中心医院第一个从‘无’到‘有’的科室,便是介入导管科,现在年均的手术量现已超越600例。与此一起,集团卒中中心、心衰中心、中毒中心和呕血中心也被建了起来,卒中、胸痛、心衰中心已悉数经过国家级认证,三级、四级手术比重人数同比别离提高8.04%和5%。
沈北新区放疗治疗服务的空白也被添补,数据闪现,自2021年沈北医疗集团放疗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现在现已成为沈阳北部仅有可以展开放疗治疗服务的公立组织,突破性展开胸外科肠转流手术、胸腔镜肺癌彻底治愈术、神经外科颅内恶性瘤等手术合计390例,其间2021年展开恶性肿瘤手术175例,2022年展开恶性肿瘤手术215例,同比增加18.6%,添补学科技能空白35项。
沈北新区也在测验多元整合优质资源,邀来北京等地的一批三甲大医院主干医师团队带教坐诊。这几日,最让董新卫上心的一件工作,便是提报一份与大三甲医院协作树立特征门诊的需求清单。
“咱们在测验,主要是想让本地的老大众真实能在本地找到名医治病,一起也让优质的医疗资源沉下来,带动咱们的医疗技能提高。”但董新卫也有他的忧虑,一线城市的医师究竟会不会乐意来到这个老工业城市的新区?一个区级的医疗集团又应该怎么接住这些优质的医疗资源?
依照龙头强、底层活,村医稳、信息通,资源优的整体展开思路,沈北新区的医改还在加快行进,应战并不止来源于一个方面,怎么拓展社会资金来源途径?有限的编制怎么招引年青主干?……这些问题还得等着这一新树立的医疗集团去处理。
假如将医改比做爬山,华山再高,顶有过路。作为一名底层卫生体系的老兵,董新卫描述自己是“那个山脚下铺路的人”,责任是把这一段路途的根底夯实、铺稳,让后来者再往上走时省时又省力,“医改提前成功,大众就能提前获益。”